“自动驾驶”一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被人提出并且付诸实践了,在那之后一直在发展。其实开发自动驾驶的目的一直很简单,就是使人们从驾驶这项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有一点请记住,它并不是无人驾驶,请不要太过依赖它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技术早已在发生事故几率最小的交通工具“飞机”上广泛使用了,就算是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飞机驾驶席也得需要两名驾驶员。另外,飞机的自动驾驶技术和特斯拉的技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共通点,那就是飞机必须要在“航线”里飞,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必须要在封闭式道路使用。我想,这就是“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最重要的区别,而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

建议于封闭式道路再开启自动驾驶
在没上车体验之前,讲解员就一直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建议大家在封闭式道路上再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并且双手必须握住方向盘,以便随时接管对车辆的控制权。

但为了测试,讲解员短暂的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特斯拉开启自动驾驶需要一些特定条件,一个是通过雷达,特斯拉可以将前车的情况清晰的传到车内,或者时速达到30公里以上,特斯拉可以自动识别车道。

03.jpg

实话实说,像中国这种比较复杂的城市道路,开启自动驾驶无异于给自己找事儿!因为车况太复杂了,随意并线、加塞儿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情比比皆是。厂商不推荐在城市道路开启自动驾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主动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3
上了高速路后,车况也一直不太良好,基本处于低速蠕动的状况。讲解员提到,像高速路、环路这样的道路就比较适合开启自动驾驶功能,但我们也必须时刻关注车况,以做到第一时间能够接管车辆的控制。

其实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不难理解,说到底它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是ACC主动巡航系统,并且可以支持高速巡航和低速跟车;另一个是车道保持系统。车辆通过这2个功能,以达到保持车道并跟前车的效果。最后还有一个就是“自动变道”功能,其需要我们拨动转向拨杆,而后才会自动变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自动变道功能的转向机制与我们国人的变道理念有些相悖,该项功能只要识别出要变的车道车况良好,就会以很快的速度进行转向,由于是电脑控制变道,过程上可能有些突兀,这让我感觉有些不适,而一般国人意识中的变道应该是既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平顺的转向。看来北美人的变道理念与国人确实有相当大的出入。
全文总结:未来究竟是人驾驭汽车,还是被汽车驾驭?起码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款被量产销售的“无人驾驶”汽车。所以,虽然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虽然自动驾驶技术是大势所趋,但都远远达不到“无人驾驶”的地步。而当“无人驾驶”时代真正到来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属于一个驾驭者,去驾驶车辆。应该将自动驾驶视为一个 “辅助手段”,正如特斯拉在将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之后多次提醒过消费者的一样,它并不能彻底的解放双手双脚,这一点需要所有人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