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中,新能源汽车算是抢尽了风头。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我们关注汽车新产品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电桩的发展。
广州那厢有车展,北京这厢便有充电设备展。在由新能源汽车产业网、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和振威展览股份主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充电桩行业的新鲜事儿。
“恒功率技术要求和大功率充电是现阶段充电桩行业里的热门话题”,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朱春辉向笔者表示。
今年10月12日,国网发布2017版《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标准》,要求供应商应提供直流充电机部分输出电压区间恒功率充电功能的委托试验报告;10月31日,英飞源的恒功率模块REG75040在国网电力科学院实验验证中心通过测试,是国网颁布恒功率技术要求以来,第一家通过测试的恒功率模块。
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也是英飞源的主营业务,其特性直接决定了充电桩的输出性能。英飞源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恒功率15kW和20kW系列充电模块,可以实现50v-750v电压范围输出。“为提高充电桩在不同电压下的充电功率,使用恒功率充电模块是大势所趋。一个750v的充电模块,如果不是恒功率输出,在电压400v时它的输出功率只有最大功率的67%,一个60kW的充电桩此时只能输出40kW。如果采用恒功率模块的话,60kW的充电桩在400v充电时,也能实现60kW的输出,这对于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大功率充电”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如今业内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目前很多跨国车企都已经着手规划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提出的是350kW、1000V、350A的大功率充电。假设提升到1000V,在元器件的耐压、绝缘等方面,需要重新设计。朱春辉表示,单说充电模块的话,满足大功率充电的要求并不难,相反充电桩其他的部件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GB/T 20234.3-2015中规定额定电流最大为250A,因此,采用大功率充电的充电接口到底是采用全新的接口,还是要兼容原来的接口,需要进行论证。其次,已有的通讯协议是不是能支持大电流,同样需要探讨。
当采用大功率充电的时候,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会增加,而温升同样会增加很多,如散热不畅,可能会造成大的安全事故,所以需要在整个电路设计上增加更多的温度检测以及保护措施,比如给线缆和充电枪(以及其他高压连接器)配备冷却系统。
作为Formula E“钦点”的充电合作伙伴,法国IES(海里斯)集团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设备制造商之一。2015年,法国IES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浙江万马海立斯(IES-WANMA)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的中国业务。
本次,IES推出带来了24kW壁挂式直流桩Wall box和50kW落地式直流桩Keywatt60两款新产品。其中,Wall box 是面向全球市场符合多标准的一款快充设备,体积小、安装方便是它的一大特色。
“两款产品均采用了IES研发的KeyWatt技术核心模块,待机功耗低于20W,充电效率高达94%。另外,产品还采用了特殊散热工艺,隔断空气污染,无需滤网,有利于持续高效快充。”IES中国总经理赵顺如是说。
2018年底,IES将会推出第四代直流快充产品,采用碳化硅半导体技术,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进一步缩减产品体积。IES认为,在中国,直流充电桩将会逐步替代交流充电桩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比较前沿的无线充电技术,赵顺认为成本和技术标准是限制其发展的两大因素,同时IES也在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储备,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车是铁桩是钢”,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战略诉求十分明确,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的政策也十分坚决。从加油到充电,从加油站到充电桩(站),中国的能源转型道阻且长,但大的趋势是无法被逆转的。售电端的真正放开,将会为充电设施制造商和运营者提供利润空间,期待充电设施行业在将来能够真正的兑现利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