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北京的天气和春天给我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是个说变就变的性格。PS:今天南边的雾霾好像很严重,其实我是想说这个……

第一站:大红门某小区
我们穿大道(南四环内环)走小道(辅路下来走了一条很窄的小道),来到了位于大红门附近的某小区,据说这里有22个桩!

小区很大,估计会很难找。但是通过我们的一番努力和对真相的执着,查到这个小区其实远远不止App上显示的22个桩位,其足足有30个充电桩,不过有几个明显是私人桩,也不能说数据有错。

在中国吹牛真不上税啊,大爷。不过您说的有道理,以后肯定会变成这样的!
出得门口,收保护费,哦不,停车费的大哥没问我们要钱,抬杆子让我们走了,原因不详,后来我们又去问了一下,按小时算大概每小时一块钱,还可以,不算贵。
第二站:大红门的另一个小区(A、B、C区)
我们出了刚才的小区门口来到了位于大红门的另一个小区。刚进小区的时候我和麦兜简直惊呆了,小区里面竟然有公交车?

感叹完赶紧催促麦兜开车,跑完这个地方我们好去吃饭了,已经差不多11点了!显而易见,麦兜十分赞同我的想法,我们就一头扎进了位于A区的地下车库,进行搜寻作业。
据数据说明,此地共有82个桩位,我们俩心里进去之前一阵暗爽,82个桩肯定集中在一起,好找!

然而现实又打了我俩的脸,我们在这地下车库彻底迷失,混着PM10爆棚的地下车库空气,我和麦兜总共兜了续航里程10公里的距离!甚至同一个死胡同,我们掉了三次头,见到了这辆金杯3次。其实想想还是有些害怕的,无路可走、浑浊的空气以及这辆金杯,真让我有点吓着自己了。

我们跑了绕了将近1个半小时,最后本着“跟着一面墙走,墙拐弯,我们就拐弯”的原则(实测超级管用),终于找到了80个充电桩,然后剩余的2个充电桩是实在找不到了。看来App又坑了我们一次。
这1个多小时转的可真是有些累了。累了怎么办?吃饭补!小区入口的地方有几家饭馆,我们挑了一个较为干净的“港式餐馆”就餐。

下午,我们准备去往在App上显示并没有充电桩的B区先转一圈。事实证明,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区有充电桩!俗话说,好奇心害死人,但我觉得这种好奇心有时候需要多来一些。

其实B区的地库比之前A去的地库小很多,饶了几圈之后就找到了,并没多难。但我总觉得这个地下车库并没有建成多长时间,连汽油车都很少见。
地库一帆风顺,出来之后,好奇心又驱使我直接开车往C区地库里扎!App告诉我们C区共有30个充电桩,下地库之前我祈祷,如果此地库要是像A区那样,我真是要崩溃了……
老天,哦不,地库果然不负我,这块的充电桩竟然还挺容易找的,下了地库能直接找到。

事实上,C区还真是挺给面子的,非常人性化的把充电桩安置在一堵墙上,两面墙上的充电桩背靠背,相比之前来说,这也太简单了!
本期总结:其实之前我们也下过不少的地库了,但我都没单拿出来说,今天好好拿出来说说。我们发现,许多小区或者商场地库,就你很难发现类似“提示标”之类的东西,其实在停车费牌子旁边贴上一个“地下车库有充电桩”、“充电车辆请去往北侧停车场”之类的提示语会对车主很有帮助,大家觉得呢?